浅谈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
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: “积千累万,不如养个好习惯。”托尔斯泰有关习惯的名言说得更妙:“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,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。”
习者,练习也;贯者,连贯,连续也。习惯,即连续不断地练习,以求得语文技能的生成。教了好几年的书,越来越发现现在的学生学习成绩一年不如一年,深究起来,完全是学生的学习习惯越来越差,他们没有认真写字,认真听讲、按时完成作业等习惯,从而没办法取得优异的成绩。我们大家都知道,学习习惯广泛地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,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,也是人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初始阶段。学生一旦形成不良学习习惯,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,都很难迈向成功,从而显得很平庸。学生要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,那么我们教学生学的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!
一、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
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:“学生通过资料能弄懂教材的百分之九十九,教师只起到了百分之一的作用。”这种说法也许在我我们看来不是很现实,但至少让我们知道学生是有能力自己解决遇见的难题的。因此,教师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,而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,便是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最重要途径。我一般分四个步骤来让学生逐步把握预习方法。1、掌握课文中不会的生字2、提前阅读课文3遍3、理解不懂的词语4、写下预习中的收获和不理解的地方!就是这么简单,因为有明确的目的,学生预习课文的时候就不是虎头蛇尾,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了!反而有头有绪。
二、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
对学生来说认真书写是最基本的,可是现在能写出一手好字的学生越来越少。虽然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再要求,可是离了老师的管束还能坚持的却很少!老师们经常为学生做作业不能认真写字而犯愁,横不象横,竖不象竖,不是少了一笔,就是多添了一笔,往往一次笔记做完,全班找不到几个没有错字的同学!他们对自己这种行为好象已经习惯了,甚至有时候还因为老师把错了一点点的本子退回给他改是小题大做。还有一些孩子性格比较急,学习没耐心,总是马马虎虎,应付了事,更多的就是边学边玩的孩子,一点点的作业,能做好长的时间。马虎在孩子们中间成了一种习以为常的现象,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。于是每天中午的15分钟写字时间,我和学生一起临摹,书写,并把他们的字认真批改,对有一点儿进步的学生给予大力表扬,从不放弃。古人说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经过长时间的锻炼,学生的书写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,写出的字工整又有笔锋,受到了很多老师和家长的好评!
三、培养学生读书记笔记的习惯
语文底蕴的深厚,内涵的丰富,素养的高低,很多在于课内外阅读的多少。教师要确立“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”,“生活即语文”的观念,语文学习“开卷有益,多多益善”的观念,优化语文教学,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体,让学生扎扎实实开展课堂内阅读和课外阅读,养成勤于阅读,不断积累知识、经验的习惯,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等能力。俗话说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现”。精彩的片段,名人名篇,犹如口香糖,越咀嚼,香味越浓,味道越好,读书次数越多,对其中的妙处,蕴含的意味就越深。
“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”, 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名言,老师们都知道对一个国家来说,教育的意义有多大;对一个学生来说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一生的发展意义有多大。所以我们应当关注学生更多的习惯培养,掌握策略,从小抓起,坚持不懈。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,从点点滴滴做起,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,争取让孩子们受益终生!